一碗专栏|走进林则徐出生地:林公的家国情怀与家宴的人间烟火
初识林则徐是在课本里,虎门销烟跟这位民族英雄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应该没有人不知道他。林则徐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我第一次去福州三坊七巷的时候,听说了很多关于林则徐跟他家族后人的故事。这几年在福州,我也走过不少地方,似乎到处都有林公的踪迹。
▲林则徐第六代孙女林祝光女士
今年是林则徐诞辰240周年,经一碗福州编辑老师的引荐,我有幸赴林则徐出生地拜访了林公第六代孙女林祝光女士。在她的讲述下,我对于林公的了解更清晰了一些。
她用祖父辈口耳相传的往事,在古厝飞檐下编织着新时代的叙事。从“开明不娇惯”的家教到省市劳模的奋斗轨迹,她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精神化作日常生活准则,这种传承在我看来是具象的,不再囿于课本之中。而位于林则徐出生地旁的林公家宴,更是深藏着林府饮食文化。
穿越240年的历史长河
如果以时间当作维度,那么不妨回到清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林则徐就诞生在左营司巷林氏北院的后租屋内。当我站在这栋小楼前的时候,它似乎并未改变模样,这里已经被列为了文物保护区域。
阳光和缓地洒在院落之内,目之所及就是这位民族英雄的诞生地,他在这里生活了近20年。林公后人依然活跃在这栋老宅里,我看到了家族力量的传承。林祝光女士身量纤纤,虽已退休,但感觉精神矍铄的样子。她每天的工作并不轻松,讲述林公的故事似乎已经是她的日常。但每一次的讲解,依然深入人心。
走进林祝光女士的童年记忆,“方正如豆腐,清白若青瓷”的家训跃然眼前,不准公众场合吸烟的规矩始于垂髫之年,不取他人一纸一物的教导刻入骨髓……在坊巷改造前,这些规矩是长辈茶盏间的轻声絮语,而今化作白发老者们围炉夜话时的集体记忆。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至今,林则徐在道光年间手书的《十无益》依然挂在诞生地的墙上。林祝光女士说,这则家训已经成为了林公后人重要的生活准则,传承了两百多年。林公家训已成一种精神信念,不仅仅是林氏后人甚至全中国的华夏子孙们,都在沿袭着他的精神。
林府家宴的饮食之道
在林祝光女士的讲述里,其实林则徐幼年间,家境非常贫寒。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庆祝,林家也不例外。很多邻居就很纳闷,为什么都揭不开锅了,还有说有笑的?于是他们透过矮墙看到,林家十二口人围在餐桌旁,分食一道素炒豆腐的场景。
从林则徐诞生地出来几步之遥,便来到林府家宴的所在地。我以为是“高大上”的家宴,推开门却很像家常食堂。入门处只有一张桌子,饮料柜上粉纸写着:“为了方便我们员工、附近的上班人员与居民,我们的饮料和酒水按进货价销售”。
我已经许久没有看到这么有人情味的留言了,顺着狭窄的楼梯来到二层,顿时觉得似乎走进了昔日的林府,餐厅的装修诠释了家的味道。林祝光女士的父亲和丈夫都是艺术家,他们的画作与书法作品遍布在二层,笔墨之间依然有着林公后人的风采。
林祝光女士说:“林公一生为国,无论辉煌还是低落,一如既往。他被贬到新疆去,没有因为自己是罪臣而丧气,一直都在为民谋福,从南疆到北疆走了三个月,成为了水利专家跟农业专家。他因母亲去世回到家乡,还要求修缮西湖,总想为国家做些事情。”
林府家宴也成为了林公精神传承的微型剧场。素炒豆腐的金黄表皮封印着寒门岁月,十二口人分食一盘的过往,化作教育后人勤俭的活教材。那道令洋人愕然的芋泥,在蒸汽氤氲中演绎着“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外交智慧。从新疆大盘鸡到福州鱼丸,十四省风味在餐桌上交融,见证着林公行万里路的胸襟。
吃完这一桌,就是林公的一生
翻开菜单,的确像林祝光女士所讲的,吃完这一桌,似乎就会更能感受到林公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店家的儿子,看着像是林女士的孙子辈儿,还没开席先是给我们朗诵了《林公颂》,我很是震撼。更让我惊讶的是,几乎每一个福州人都能讲出很多关于林则徐的故事,可见林公对福州的影响有多大。
那么,穿越240年时光的这盘素炒豆腐到底有着怎样的奥妙?当时林公家中拮据,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才会用油来煎豆腐。素炒豆腐里加入了香菇、芹菜作为配菜,入口就是豆腐的清香,虽说用油煎过,却是极少的油,加上配菜加持。正应了那句话,做人要方方正正、清清白白的。当日宴席上,最先光盘的就是这道豆腐。
关于众人皆知的福州芋泥的故事,我也得到了更为准确的说法。其实林公并不是小肚鸡肠之人,因为烹饪福州芋泥需要使用很多的猪油,于是即便是热气腾腾,但表面却看不出来,外国使节以为是冰淇淋,林公已经叮嘱过是烫的要当心,但为时已晚。
林府家宴的菜单囊括了林公所到过的所有省份,除了他出生地福州的招牌菜之外,还有诸多地方美食如广东白切鸡、虎门蟹肉蒸肉饼、厦门海蛎煎、湘江左公茄子、马尾船政海鲜……每一道菜,都藏着林则徐的人生经历。
家宴,每一个家族的饮食密码。当我品尝过林公家宴后,就像是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不管命运把他带到何处,他都会用自己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切。谢谢林公,谢谢他给中华民族儿女们精神启蒙,此刻还想再吃一道素炒豆腐……
作者:邢娜
资深媒体人
生活方式作家
模范书局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