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菜在福州 | 山海交响 梅溪宴里的闽清乡味
闽清,作为省会城市福州的后花园及省定农产品主产区,既有近城辐射的便利,又自有山水胜地的特色。这份得天独厚,深深烙印在她的饮食文化之中。通江达海的闽清人,更将这份独特滋味带进省城,带到远方。于是,“闽清菜”应运而生,它既保有鲜明的地域属性,又积极融入更大的区域舞台,成为福州乃至福建美食画卷中不可或缺的精彩一笔。
在福州,探寻地道闽清风味,“梅溪宴”无疑是一个充满故事与野心的窗口。正如创办人所述:这里不仅是“著名设计师打造的轻奢餐厅”,包厢以闽清乡镇命名,处处可见梅花烙印;更承载着“对标米其林黑珍珠”的愿景,致力于“通过创新融合,将闽清菜搬上更高舞台”。创办人坦言:“很多人在这里体验地道闽清美食,品尝到了闽清的粉干、西红柿、橄榄、古式甜点……都对其赞赏有加。我们以品质提升知名度,以回头客支撑流量。” 梅溪宴,正努力成为福州城里,品味山水闽清、感知地道“梅”味的精致所在。
本期我们将带您深入“梅溪宴”的后厨,聚焦闽清菜的山海馈赠,品味三道诠释“山海结合”的经典风味。一起去看看吧!
瑶柱沙虫芋头丝
这是一道“山海结合、土洋交融”的传统招牌闽菜,与我们福州派山吻海、山水相接的独特环境十分相衬。瑶柱很好地锁住了海产的鲜香,脱水后材质坚实,重新煮透,便具有Q弹筋道的口感。芋头具有较为富足的淀粉,筛丝焖煮后,别具软糯清爽的口感。将芋头丝与泡发后的瑶柱一道翻炒煨熟,出锅后将沙虫焯熟放入汤中,海鲜的香味渗入芋丝,软Q混合,鲜香满口,关键是营养价值成倍提升。乡间食材与高端海鲜,碰撞出独特的风味,口福就来得这么简单。这道闽菜还承载着福建人民对山海馈赠的无限感恩和对家乡美食的深厚情感。
糟菜鸡汤蒸白刀
白刀鱼肉质鲜嫩,口感细腻,选用4斤以上的大白刀,肉质最佳,将其切成大小适度的方块,尽可能地挑去鱼刺,利于分餐取食,吃起来既方便又优雅。白刀鱼只需清蒸,但味道的调入却是关键。蒸制时,以醇厚的鸡汤和多种精选配料调合成汁,与鱼肉“酿”到一处;再将上好的闽清糟菜切碎熬成稠酱,置于每块细嫩鱼肉之上。在高温蒸煮中,鱼肉的鲜美充分释放,鸡汁的精华被有效吸收,糟菜的色香增强食欲。三者如种子与养分的结合,升华出了鲜美的绽放,鲜、嫩、香叠加,味道丰富,营养滋补。
小青龙炣豆腐
煮好一锅炣豆腐,先得杀鸡宰鸭熬汤汁,也常用大筒骨煲高汤。猪油起锅,再把大蒜、肉丝、白菜、香菇等10多种料菜下锅热炒。长期以来,人们皆以海蛎干等调味,但随着人们对菜品质量要求的提升,就倾向于使用新鲜的小青龙(海虾)。待料菜炒熟,食材间的香气充分拌和交织,再趁热浇入高汤,烧沸之后,将豆腐掰成小块入汤。用掰不用切,就为了加糙表面,好充分吸收饱含味道的汤水。文火慢烤,豆腐吸入汤汁,渐渐膨胀丰满,再兑以事先调配好的番薯粉汁,至汤羹稠糊,再撒上油花生和葱珠。“闽清炣豆腐”富含植物蛋白、脂肪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可增强体质,润肤养颜,实是老少皆宜的地道闽菜。
在“梅溪宴”,品尝这三道经典,您不仅是在享用美食,更是在感受闽清山与水的交融。正如创办人希望的那样,这里已成为闽清美食在省会的一个窗口,闽清文化在省城的一个展现平台。“让更多人吃到闽清的味道,感受到闽清优美的食材,是我们的追求和骄傲”。举勺下箸之间,山海滋味,尽在梅溪宴。